【中外玩具網6月6日訊】高科技時代,電子產品的層出不窮令家長對于孩子的玩具、游戲有了更多的擔心。當孩子們把更多時間花在玩電子游戲、手機和電腦上時,做手工的時間自然變少了。如今,為改變這一狀況,美國越來越多持相同理念的家長們開始鼓勵孩子們從事自由組裝的手工創(chuàng)作活動,各種拼裝玩具、積木重新受到青睞。以下是《華爾街日報》對于這一市場狀況的最新報道《如何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全文:
諾亞和雅各布兄弟倆在學習之余小憩片刻,在他們用紙板箱搭起的要塞旁玩起了槍戰(zhàn)游戲。
和許多男孩兒一樣,家住喬治亞州諾克羅斯市(Norcross)的雅各布·巴德尼茨(Jacob Budnitz)與諾亞·巴德尼茨(Noah Budnitz)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而且他們還喜歡拆東西。
一開始他們玩的是拼插積木Bristle Blocks,之后是機械積木Tinkertoys,再往后他們玩起了樂高積木(Legos),而且玩過的數(shù)量相當之多。不過,現(xiàn)如今10歲的雅各布和八歲的諾亞已經轉向了其他類型的建造材料──從門把手、鬧鐘、電話,塑料瓶、紙板箱到透明膠帶、布基膠帶再到缺鎖的鑰匙和缺鑰匙的鎖,各式各樣的材料都有。
若說有一樣東西他們沒用到的話,那就是父母的指示。
每當雅各布和諾亞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手頭能找到的任何東西來做手工時,他們的媽媽蒂娜·巴德尼茨(Tina Budnitz)總說他們是在“瞎搗鼓”。他們最新一項創(chuàng)作名為“Cricketnator 5000”──一個用來為諾亞的寵物鬃獅蜥斯百奇(Spikey)喂食的新裝置。
這個新發(fā)明的裝置可將活蟋蟀運經盛有鈣粉(有助于蜥蜴骨骼的生長)的容器送至斯百奇的食槽中供它食用,在這個喂食過程中男孩們不必用手觸碰那些蟋蟀。
蒂娜說,他們對運送管道進行了多次實驗,其間出現(xiàn)了不少失誤,有幾只蟋蟀還從管道逃到了房中,但是這些失誤都屬于探索過程的一部分。
家長們一直以來都在擔憂,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把更多時間花在玩電子游戲、手機和電腦上,但是做手工的時間卻變少了。如今,為改變這一狀況,包括蒂娜在內的越來越多持相同理念的家長們開始鼓勵孩子們從事自由組裝的手工創(chuàng)作活動。
美國玩具業(yè)協(xié)會(Toy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潮流研究專家艾德里安·阿佩爾(Adrienne Appell)說,幾年前,各玩具公司承諾要專注于開發(fā)能夠吸引孩子們長時間玩耍的玩具。
玩具公司的努力或許取得了成效,去年積木玩具成為玩具業(yè)為數(shù)不多仍在增長的幾個零售領域之一。市場調研公司NPD Group的數(shù)據(jù)顯示,雖然2011年美國的玩具總銷售額從217億美元降至212億美元,但積木的銷售額卻從13億美元升至16億美元,升幅達23%。
不過,真正的手工創(chuàng)作不僅僅是按照說明來組裝預先包裝好的部件。蒂娜·巴德尼茨認為,兒童們正被逐漸剝奪自由組裝的體驗。她說,在玩大多數(shù)積木時你不可能會組裝失敗,但自己搗騰、失敗、然后再想出解決辦法要有趣得多。
《MAKE》雜志創(chuàng)始人戴爾·多爾蒂(Dale Dougherty)稱,該雜志在2005年出版之時,其讀者為對電子產品、金工活、機器人技術、木工活以及電腦感興趣的喜歡手工創(chuàng)作的成年人,“但后來我們很快就聽說家長們也開始與孩子一起動手做東西,如今十幾歲的青少年常常自己動手做東西。”
多爾蒂說,“自己動手做東西對于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基本的理念,這一點在孩子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我們不僅僅是消費者,我們還是制造者?!?/P>
《MAKE》雜志還會在加州圣馬特奧市(San Mateo)舉辦“Maker Faire”──一種面向業(yè)余發(fā)明者和參觀者的大型科技博覽會。2011年,其參與人數(shù)已經從2006年首屆博覽會舉辦時的20,000人增至逾100,000人。此外,每年世界各地還會舉辦50多場經《MAKE》授權的區(qū)域性博覽會,組織方稱去年有近半的參觀者帶上了自己的孩子。
多爾蒂說,“自己動手做東西或修東西會給人帶來一種擁有學識和能干的感覺以及自信心,這一點確實很重要?!?/P>
長到十幾歲或者年齡更大時,許多男孩似乎已經不適合玩樂高積木,他們喪失了搭建東西和修修補補的興趣,轉而喜歡上搗鼓電子產品。
盡管零售店有少數(shù)適用于年齡更大一些的男孩的手工創(chuàng)作用品出售,但這并不能起什么作用。相比之下,針對年齡更大一些女孩的手工創(chuàng)作用品為數(shù)不少,既包括編織、縫紉、串珠和剪貼用品,也包括更時髦的像噴墨打印紋身、自己動手化妝和美甲這樣的手工創(chuàng)作。